1.31.2015

1/24 基改科學 來問問_感想

在活動過程中,隨著每位與談人的資訊分享,我對於基改作物本身的疑慮逐漸化解。有趣的是,這些疑慮的化解次序正符合每位與談人的上台順序:為何要基改作物?到底基改作物是怎麼個基改法?基改作物用意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我卻對它帶有負面的印象?此外,我也想知道基改食物是怎樣被驗證管理的。故以解說基改作物、澄清大眾疑慮而言,這無疑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活動!

然而,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心裡蹦出了一個不得不問的問題:當我們以基改作物餵飽了世界,人口也因此繼續成長,如此像病毒一樣地擴張,使自然失去平衡這是一件好事嗎?於是,我撕下一小張紙條,遞出了這個問題。

當問題送到主持人李教授手上時,可以觀察出他喜歡這個問題。後來,他把這最後一問交給余院士回答,可以觀察出她不喜歡這個問題。首先,她說這是一個人道的問題,她只是要解決糧食的危機,並不能決定哪些人該活著,那些人該被餓死。依照這個問題,那麼在五十年前要是沒有第一波的綠色革命,當時人口會少一半,今天也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再者,基因工程是所有生命形態都有的:像是粒線體與葉綠素的形成,分別是因為細菌的DNA進入細胞與蚜蟲、真菌的基因混合了。

坐在台下的我卻有的不一樣的想法。首先,這不是一個人道的問題,所謂人道,是以人作為出發點。而我的問題完全不是以人作為出發點,我的問題是以整個地球的生態體系作為出發點。從生態塔的角度來看:人類是站在生態塔頂端的物種,是自然界的第三級消費者。我們一旦超量,整個生態勢必然失去平衡,且我們對所有生物所賴以維生的地球資源消耗更是會無法抑制地加速。所以,當面臨地球資源耗竭時,人類又該怎麼辦?而在資源耗竭前,人類能夠坐視其它物種的消逝而不對自身的未來感到黯然嗎?

可憐我們既不是病毒,也不是地球的癌。我們也許立意良好,可造成的結果卻是每況愈下…

我記得小時候讀不知道是從生活倫理還是社會課本上曾讀到:戰爭、饑荒與疾病都是限制人口成長的因素。時至今日,這些舊的人口成長限制因素,多半都被蓬勃發展的人文或自然科學給抑制住了,但這並不代表世界大同。新的限制因素像是全球氣候異常就是自然之母在另循途徑來恢復平衡,這個說法是給些還願意相信並尊重自然的人,他們能懂。而對於那些崇尚以人為技術征服一切的人來說,這其實是因果…。你我在解決問題前,應該以史為鏡,認清問題本質,不要再重蹈覆轍。

以今日的基改主題而論,問題的根本是人。因為人口過剩,所以才會糧食不足;因為過度的人為活動才會導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形成不力農作的環境。所以,顯然地,提供更多食物以周全人口成長無疑是火上添油,惟有管理人口成長、提升質抑制量,才是真的對症下藥。我相信,換了個角度出發,基改將能夠扮演一個影響更為深遠的角色:也就是協助維持知識傳遞與智慧累積的經濟人口數。

Freeman J. Dyson 在他的 Imagined World 中以七個時間尺度探討生命演化:十年、百年、千年、萬年、十萬年、百萬年,以及永恆。人道的標準,或是百年一變、或是千年一變,終究是在這個範圍內打轉。然而,生命的演化與自然的平衡是卻是以萬年、十萬年或百萬年以上為尺度。要是我們這種能夠不斷繼承先人智慧,且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生命形式,能把我們的思想與作為以更長遠計,那麼即使我們生命尺度還是受限在百年上下,我們也能逐漸超越人道並與自然平和地邁入生之道。我們的後代也才能與其它物種的後代一起維護這顆星球的有限資源與無限的美。


也惟有當我們能把經驗智慧累積的時間尺度放長,我們才會有足夠的能力去開發星際殖民。屆時,才是大家能一起繁榮昌盛、生生不息時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